首页>党建专栏>党建资讯

传颂红色故事,倡导清廉之风 上杭职专党总支宣扬红色(客家)廉政故事:四块光洋显真情

2024-06-04

上杭县苏家坡村头,一位农民家里保存着珍贵的革命文物—四块银光闪亮的光洋。它被三层红绸布包裹得严严实实。

提起四块光洋的来历,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。

1929年7月,毛泽东和谭震林、江华、蔡协民、曾志、贺子珍一行到上杭文昌阁指导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后,因身体欠佳,便到闽西特委所在地—杭岩交界的小乡村苏家坡稍事休息,准备前往大洋坝指导土地革命斗争。

从苏家坡到大洋坝有几十里路程,群山起伏,山道曲折。毛泽东身患恶性疟疾,病体未愈就急于上路。闽西特委领导当即找来村头赤卫队员虎仔和牛牯两兄弟,用竹躺椅临时扎成一顶小轿,吩附他俩一路上要细心照料“杨先生”(毛泽东的化名)。盛情难却,毛泽东只好领受了。

这天晴空万里,太阳把山地烤得滚烫滚烫,使人感到室息。不一会儿,虎仔和牛牯的布背心就湿透了。上山时,毛泽东执意要他 俩停一停,下轿同他们一起步行。下坡时,虎仔和牛牯催“杨先生”上轿,可他婉言谢绝,说说笑笑又走了一程。虎仔和牛牯又连声催 他上轿,“杨先生”慈爱地望着他俩说:“我是人,你们也是人,为什么我要踩着你们的肩膀当路行呢?”听了这发自心底的话,虎仔和牛牯感到由衷的感激。“杨先生”真是体贴劳动人民!一路上毛泽东和虎仔、牛牯亲切交谈:“你们是赤卫队员吧?”牛牯答道:“是的。去年参加蛟洋暴动后,就一边生产,一边扛枪了。”虎仔插话:“我哥牛牯还想参加红四军大部队呢!”“好哇,好哇!发展工农武装,才能保卫胜利果实。”话匣子一打开就不易收拢,从暴动、分田谈到家庭生活、风土人情。谈笑驱走了旅途的疲劳。夕阳西沉,一行人到达大洋坝。

告别时,“杨先生”掏出四块光洋,虎仔和牛牯说什么也不愿收。“杨先生,你没有坐轿,我们怎么能收钱呢!”“杨先生”微笑着说:“我虽然没坐轿,可你们陪着我走了老半天,一个来回就耽误了你们两个时辰。钱还是收下吧!”虎仔和牛牯激动万分,双手接过铮亮的光洋,依依惜别了“杨先生”回家后,虎仔和牛牯从闽西特委那里打听到“杨先生”便是大名鼎鼎的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,心里非常激动,不管以后有多大的困难,四块光洋都舍不得用。

 

(本文出自《红色廉政》)


校园风光

校园全景
校园风光
绿色建筑楼

近期热点

Copyrights ©2020 福建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

闽ICP备14000947号      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18号

学校地址: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江滨东路3号      邮编:364200      咨询热线:0597-3843422


学校微信

Copyrights ©2020 福建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

闽ICP备14000947号 | 闽公网安备 35082302000118号

学校地址: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江滨东路3号

邮编:364200咨询热线:0597-3843422

学校微信